

View English version of “Understanding Autoimmune Disorders” page
通常来说,免疫系统能够有效抵御导致疾病的微生物。但有时候也会失败,病菌成功入侵体内,让人因而生病。目前我们还无法确知免疫系统出错的原因,但可以确定的是,女性罹患自体免疫疾病的风险,是男性的两倍;部分族裔(主要是非洲、亚洲及拉丁美洲)得病的可能性也比较高。遗传也是一个原因。如果你的家庭直系亲属有人得到某种自体免疫疾病,那麼您就有风险罹患另一种不同类型的自体免疫疾病。不幸的是,被诊断出有自体免疫疾病的人,很有可能发生另一种自体免疫疾病。事实上,25%的自体免疫疾病患者会得到另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自体免疫疾病。
自体免疫疾病有。根据《美国自体免疫相关疾病协会》的估计,美国有高达五千万人罹患至少一种自体免疫疾病;其中有许多人尚未被诊断出来。自体免疫疾病的类型多元,包括乳糜泻、葛瑞夫玆氏病、子宫内膜异位症、狼疮、脱髮症及猝睡症等。由於它可能在人体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发生,因此诊断起来特别困难。
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眾所周知的自体免疫疾病,病因是免疫系统发生不正常的反应,造成关节发炎和损伤,但常被误诊為骨关节炎──这两者其实大不相干。至於多发性硬化症,则是免疫系统攻击神经细胞后,引发虚弱、肌肉痉挛、失明等症状,却经常被误诊為忧鬱症、纤维肌痛、偏头痛等等。很出人意料的是,第一型糖尿病也是自体免疫疾病的一种,它是因為免疫系统的抗体攻击胰臟及製造胰岛素的细胞所致。但是它的初期症状类似流行性感冒,加上病人极度虚弱,很容易被误认為是伤风感冒。
自体免疫疾病的诸多症状不显着,而且与其他疾病重叠,难怪高达40%的病人在一开始都被误诊。然而,正确诊断与早期治疗,对於延缓永久性损伤及症状与衰弱的控制,至為关键。因此,熟悉自己的家庭病史并与医生讨论,是很重要的。追踪体内各系统的状况,也能够协助医生判断需要进一步检查的病因。目前并没有单一的血液检查能够直接诊断自体免疫疾病,但透过多种抗体试剂及症状比对,可以帮助确诊。这些过程有可能令人感到沮丧,而且要花不少时间,因此在诊断确认之前,坚持到底更是重要。
一旦确诊之后,大部分的病人都是由各专科,例如风湿科、肠胃科、内分泌科或皮肤科的医生进行诊治。治疗的方法包括,生活型态的改变,以及抗发炎、止痛与免疫抑制的药品。自体免疫疾病无法根治,但当疾病进入缓解状态,病人就有几个月甚至几年可以感觉舒服一点。
自体免疫疾病的症状很容易被忽略,或者被认為是压力或年纪大所引起。但如果你的症状持续没有消退,甚至更严重,那麼就是该看医生的时候了。
此文最早見於HealthPerks通訊 , 以及華人保健養生電子報 2018年秋季版。 更多有关「华人健康促进计画」的讯息
Identify your risk factors and what to do if you are at risk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