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lon Cancer

大腸癌:最常見的問題 (有關大腸癌的常見問題)

View “Colon Cancer: The Most Common Questions” in English

 

大腸癌*(或大腸直腸癌,包括發生在直腸的癌症)過去常被視為老年疾病,如關節炎或攝護腺(前列腺)癌。然而,近年來情況已發生巨大變化。自2011年以來,晚期大腸癌(advanced colon cancer)在50歲以下人群的發生率每年約上升3%,50至64歲的年齡層發生率每年上升0.5%至2%。2019年,新的確診病例中有五分之一發生在54歲及以下的人群,較1995年上升了11%。顯然,大腸癌已經不再是「老年疾病」。因此,美國癌症醫學會已經將首次做大腸鏡篩檢的建議年齡,從50歲下調到 45歲開始。美國預防醫療專案小組(U.S.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)及美國大腸直腸癌多學會專案小組(U.S. Multi-Society Task Force on Colorectal Cancer)也都提出類似的建議。
*Colorectal cancer台灣慣稱大腸直腸癌,美國稱結直腸癌,此處採台灣譯法

了解大肠癌的基本知识对守护健康至為重要。我们整理了以下常见的问题,帮助您掌握有关大肠癌的重点资讯。

Skip Layout element

什麼原因造成较轻年龄层的大肠癌发生率上升?(罹患大肠癌的年龄层下降?)

简短说,我们还不清楚。研究人员正在探讨几个学理上的原因。例如,环境污染物可能改变肠道微生物群,使得罹癌的风险上升。有些科学家正在研究叁氯生(迟谤颈肠濒辞蝉补苍),一种添加於肥皂和牙膏中的抗菌剂,曾被广泛使用到2016年遭禁用為止。微塑胶是另一个可能的嫌犯:年龄较轻的人口罹患结肠癌的上升趋势,约与我们体内微塑胶的增加相符合。还有一个理论将原因归咎於长期暴露在空气、土壤和水的污染。

那麼老年人口呢?他们的大肠癌发生率也同样上升吗?

大肠癌在65岁以上人群的发生率已趋於稳定,主要原因在於,这个年龄层定期接受大肠镜检查。在检查过程中,医师能够及早发现癌变或癌前病变,并及时切除,从而降低罹病风险。

影响大肠癌发生的风险因子是什麼?

大肠癌的风险因子包括:

  • 体重过重
  • 抽菸
  • 饮酒过度
  • 低纤维、高脂肪和加工食品的饮食习惯
  • 久坐不动的生活型态
  • 家族病史有一等亲(父母、兄弟姊妹、子女)罹患大肠癌,可以归因於遗传因子,而如果罹癌的亲属都居住在同一个地区,可能与环境污染有关。
  • 引起腸道發炎的疾病,例如克隆氏症(Crohn’s disease)、腸躁症(IBS)以及糖尿病。

大肠癌有什麼症状?

早期大肠癌很少有症状,通常要进展到癌症第叁或第四期时,症状才会显现。这也是定期接受大肠镜检查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。如果您出现以下任何症状,请諮询您的医生:

  • 排便习惯改变持续数天以上,例如便秘、腹泻、粪便外观改变
  • 直肠出血(鲜红色血液)或粪便带血
  • 持续性腹痛、胀气或痉挛
  • 非计画中的体重减轻
  • 疲劳和虚弱
  • 一直想要排便,即使刚上完厕所仍持续有便意

大肠镜检查有哪些程序?

大肠镜检查使用内视镜(一根带有照明摄影镜头的软管)来检查大肠内部,包括结肠、直肠和肛门。大肠镜可以是一个预防性的健康检查项目,也可作為针对特定症状的诊断性检查,或者是切除息肉或可疑组织的一项治疗。

為了讓大腸鏡檢查獲得清晰的結果,大腸必須完全清空,需要服用一種稱為 腸道準備劑(Bowel Prep)的瀉藥。這種藥物會造成腹瀉,以徹底排空腸道。因此,檢查前一天請待在家裡,方便您能頻繁上廁所。檢查當天,醫療團隊將提供 麻醉監護*(MAC,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),一種結合鎮靜、止痛及肌肉放鬆的麻醉方式。在某些情況下,醫師可能會使用全身麻醉來進行檢查。
*惭础颁台湾通称无痛麻醉或舒眠麻醉,此处以美国医院较常使用译名

當您進入麻醉狀態後,醫師會將內視鏡從您的肛門插入,進入直腸和結腸,並引導儀器一直深入至結腸與小腸交界處。攝影機可以將大腸內部的影像即時傳送到螢幕上,同時導管會向腸內打入氣體,使腸道膨脹,這樣更容易觀察腸壁的細節。醫師會監看螢幕,尋找是否有任何異狀,一旦找到息肉或其他可疑組織,醫生會切除並送去做(活組織)切片檢查。即使息肉內含有癌細胞,只要癌細胞尚未擴散,通常無需進一步治療。這正是大腸鏡的預防作用 — 清除可能發展為惡性腫瘤的息肉。當攝影機抵達結腸末端後,醫師會慢慢將內視鏡拉出,並再次仔細觀看螢幕,確保沒有遺漏任何異常病灶。

您会在检查后约一小时内醒来,但麻醉药效可能需要一整天才能完全消退。您需要安排好回家的交通方式。

什麼是息肉?

息肉 是從器官或黏膜表面突起的增生物,息肉可以出現在身體的各個部位,包括結腸和直腸。雖然大多數息肉是良性的,但有些可能會逐漸發展成癌症。約有 30% 的男性 和 25% 的女性, 在 45 歲後 有癌前病變的大腸息肉。大約 30% 的息肉是由預防性大腸鏡檢查所發現的,在檢查時直接切除這些息肉是標準程序。

遵循指引定期筛检

美國癌症醫學會建議 ,一般性風險的個人 應該在 45 歲 時做第一次大腸癌篩檢,並遵照醫師建議,持續篩檢至 75 歲。75 歲以上 的個人是否繼續篩檢,應考量預期壽命、整體健康狀況、過去篩檢結果及個人意願來決定。而 85 歲以上 人士則無需再進行篩檢。如果您有以下情況,醫師可能會建議更頻繁的篩檢:

  • 个人病史:曾罹患大肠癌或曾发现特定类型的息肉
  • 家族病史
  • 有发炎性肠道疾病,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隆氏症。
  • 已確診或疑似患有遺傳性大腸直腸癌綜合症,例如家族性大腸息肉症(FAP) 或 林奇綜合症(Lynch syndrome,或遺傳性非息肉症大腸直腸癌 HNPCC)。
  • 过去曾因治疗癌症,接受过腹部或骨盆腔放射治疗。

了解更多大腸癌資訊以及天博体育的大腸鏡篩檢

 

本文最初刊登於HealthPerks 電子報2025年三月號。

更多有关「华人健康促进计画」的讯息

Share this page:
  • Facebook icon
  • Twitter icon
  • Linkedin icon
  • Email icon

Find a Blog

Our Strength. Your Health.